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庐山旅游网 |
撰文:佚名 |
浏览:4729 次 |
发布:2004-8-12 |
庐山文化,富有科学技术内涵。庐山科技文化之始,可远溯至公元前十七世纪道家的修炼及其后的医家活动,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璇玑玉衡 ——古代天文仪器。铁质,现存两截,上截推之可转。原置庐山山麓太平宫,现称藏庐山博物馆。“璇玑玉衡”,出自上古之书《尚书.舜典》。庐山所有实物镌有“癸未七月*日匠人张文造”字样,有的学者验证,“癸未”系指明朝嘉清二年,即1523年。

|
观音桥 |
庐山温泉 ——位于庐山南麓。“涌出如汤,冬夏常热”,水温达72度,含有三十几种微量元素,具有医疗价值。晋代,庐山温泉已是中国著名的温泉之一。明代李时珍指出:“患有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后出汗,以旬日自愈也。” 观音桥 ——单孔石拱,长24.4米,宽4.1米,以每块重一吨的105块长条岗石 相楔而成。建于宋祥符七年(1014年),历六次地震而岿然无损。 莲花漏 东林寺晋僧慧安,在庐山的莲花漏计时。于泉水上立十二叶芙蓉,因波水转,分定十二时。

|
西林寺千佛塔 |
西林寺千佛塔 ——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明代重修。塔为砌,呈六面,各面均有佛盒,底层南北开门,各层都有腰檐。塔身南面每层门顶上均有题额,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于1554年前后上庐山考察,在《本草纲目》中对瑞香等十几种与庐山有关的药物,准确地描写了形状、特点、栽培历史及主治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1618年8月登山,考察了六天,在《游记》中详细记载了水文、地貌等,认定汉阳峰是为庐山最高峰。清代状元,植物学家吴其也曾专程上庐山致察植物,并将庐山的豆叶菜等二十种植物载入他的各著、开中国植物志先河的《植物各实图考》。 近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931年开始对庐山地质进行考察,发现U型谷、冰桌、悬谷、刃川擦痕等众多第四纪冰川遗迹,确认庐山在第四纪时发生过多次冰川。据此写出的名著《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起世界地质学的广泛关注。 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 ,第一次从美国留学归来,便来庐山森林局工作;1933年对庐山植物进行了调查,撰写了《庐山之植物社会》和《庐山重要植物志略》;1934年,在著名的植物学家秦仁昌、陈封怀支持下,创建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 解放后,庐山科技活动得到了发展,1954年建立了庐山气象站,1956年建立了庐山马铃薯育种站,1959年建立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庐山云雾试验站,1981年建立了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