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新法制报 |
撰文:龚少春 |
浏览:2388 次 |
发布:2012-2-22 |
 核心提示: 近日,庐山好汉坡山道竹林窠收费点将年卡费从40元涨至80元,在九江当地引发市民、网民一片公愤。此次热议,并没有因为九江市物价局制止了涨价的行为而平息,网民在发泄不满情绪的同时,更多的是理性的质疑:设置收费点的合理性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一道两费的情况?质疑最终衍生成为对撤销收费点的强烈诉求。 而经新法制报记者调查发现,一道两费产生的根源在于两家共管,导致各收各的费,而这也仅仅是庐山管理体制呈“割据状”的一个缩影。 80元年卡引众怒 “年前,登好汉坡必经之路‘竹林窠收费点’,得知爬好汉坡年卡收费由40元涨到了80元(注:散客竹林窠收费每人2元/次)。”近日,网友“研究锁”率先发帖,披露庐山好汉坡涨价一事,并引发户外登山爱好者一片公愤。 自庐山脚下九莲公路连着通往牯岭街的山道——莲牯路,自古是人们上庐山的主要山道。伴着庐山别墅群的兴建,莲牯路这一条新的登山大道也开始动工修筑。它从山下莲花洞,经竹林窠、好汉坡、月弓堑而通往牯岭街,山道全长10余公里。后随着庐山南、北公路的开通,九莲公路以及莲牯路这样的路名不被熟知,倒是莲牯路中段那一段叫好汉坡的山道,因名称带点刺激性,又具有诱惑力,时间长了,人们便忘了莲牯路的正名,管从山北步行登山这条山道为好汉坡,为了当地人登山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平常假日选择此处登山的市民、学生很多。今年元旦,人流更是大增,而这时也正是竹林窠收费点上一年年卡作废、需办理新一年年卡的时间。但当大家去办新卡时,收费点张贴出了一纸涨价通知。 有登山者很快就此算了一笔账:80元年卡优惠10元为70元,一年52个周末,即便每周末都去好汉坡登山需花费104元,年卡较此而言也只是优惠了34元。 谁是竹林窠收费上级部门?收费依据是什么? 愤愤不平的“研究锁”所发的贴子在当地网站论坛随即引发热议。 2月9日,九江市物价局就此回复称,了解好汉坡竹林窠乱收费情况后,要求庐山管理局物价检查所迅速对此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经过了解,该收费点的确已对外通知准备将年卡由40元上涨到80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实际收取。对此,庐山管理局物价检查所已责令该收费点立刻将通知取消,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九价费字(2001)第24号文件执行,不得擅自涨价,否则将按照《价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查处。 另附一份2001年6月15日《关于收取登山服务费的批复》(九价费字(2001)第24号。以下简称《批复》)。这份批复正是当年设卡收费的依据。 “感谢九江市物价局及时干预,制止了乱涨价,但并不仅仅是收费金额(多少)问题。”显然,物价局的回复并没能让网民太领情,反而更加坚持了众人的质疑与诉求:为什么要收费?为什么不能取消?这个批复合不合理? 一道两费 2月14日,天气阴冷。从九江市区驶出8公里到达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庐山山北莲花洞景区,车程20分钟左右。新法制报记者同登山爱好者赵海(化名)打算经此爬一下好汉坡。 赵海说,旧时九江到南昌的古驿道从莲花洞前绕过,那些上庐山别墅度假的洋人与中国达官显富,都是经过这条驿道然后让桥工抬着他们上、下庐山。 “要换周末,从市区十里大楼排队坐车来这里爬山的人多得不得了,在这条道上下的人都是人挨着人。”站在特别为满足游客及九江市民登山休闲需要、根据九江市委市政府要求于2010年而建成的登山公园广场,望着雨后笼罩在薄雾里的庐山,赵海介绍说,此处距庐山牯岭正街十四五公里。 从好汉坡起点0公里处沿着莲牯路拾古道而上,从山脚到山顶,时陡时缓,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整的山道石阶错落有致。因不少历史文化名人都从这条重要古道经过,道旁还竖立了一块“历代登庐山好汉榜”。赵海打趣说道,从汉武帝至解放前,这榜上一定被谁被收取过登山费。 在建设登山公园项目中,项目建设单位(庐山综合垦殖场)特意在沿途增设了许多文化指示牌,上面记载了历史文化名人和他们留下的墨宝。另外,在沿途,修复了部分古建筑,建设了2座观光亭,增加了2座公厕,设置了20多个垃圾桶。 “政府投入那么大财力、人力,都是为把好汉坡景区打造成一个高品位的登山公园,给九江市民和来山游客登山旅游提供优良的条件。”40分钟爬了三四公里,身边已被几拨登山人超过,赵海说这话时,竹林窠收费点已在眼前。 山道上一道铁门开着,旁边收费亭门窗紧闭门,收费亭显眼位置挂有一块告示牌,标明此处为九江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好汉坡景区售票处,登山服务费2元/人次。 “不是周末,天气也不好,售票人估计知道收不到什么钱,懒得在这守了,但这铁门是不敢锁上的。”赵海说谈起平日里有市民同收费员因为2块钱收费而起的几次冲突,所以后来的日常收费,也有些“得过且过”。 据当地旅游部门的一份统计,庐山好汉坡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是连通山上、山下重要的游客通道和特色景区。 20来分钟后,才真正到达莲牯路中段山道好汉坡。再往上1个半小时,爬过月弓堑,第二道收费点——望江亭门票点赫然眼前。 “没错,好汉坡一条登山道两处收费:一处是竹林窠收费点,每次通行每人2元(俗称垃圾费),还有一处是山顶收费亭,市民需每年20元办理登山证便允许进山。”赵海回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没有什么竹林窠收费站,借着走亲戚的名义也能通过收费亭的经历。因为收费卡,他和他的登山朋友们,爬到这里甚至在下面的收费点就会折返,并强调说绝不是因为2块钱多少的问题。 呼吁取消收费站 对于物价部门叫停涨价,他表示欢迎,但他也认为,“在一条登山道上设立两个收费站是否合理合法”是个问题。赵海的矛头,其实直指九江物价局的《批复》的合理性问题。 新法制报记者注意到,《批复》称,登山健身是一项有益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居民身体健康的有益活动,为使登山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和有利于庐山森林资源及登山道路的保护,同时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就庐山区物价局呈报的“关于批准收取‘好汉坡’登山综合费的请示”,经研究,并经请示市政府领导同意收取登山服务费。服务费收入主要用于保护森林自然环境,解决登山道路的维修、厕所的修建与管理、卫生保洁、防火保安及服务人员工资等,严禁挪作它用,在收费过程中,要切实作好宣传,加强管理。并自觉接受物价、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批复》规定:由莲花洞经“好汉坡”至牯岭的登山服务费由莲花洞森林公园统一收取。登山服务费每人每次2元,购全年票每人40元(现役军人、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及1.2米以下儿童免费),考虑到登山道分别属莲花洞森林公园和庐山管理局管辖,莲花洞森林公园收取的服务费,可按登山路程长短比例分割给庐山管理局,具体结算办法由两家协商确定。 对此,赵海质疑道,十年间,好汉坡已经成为市民周末健身、休闲主要郊外热门路线,也正是基于如此,才有总投资1100多万元的庐山好汉坡公园项目建设。“市民掀起登山健身热,就打起‘管理’的幌子开始设卡收费?收费最后进了谁的口袋?山腰收了‘管理费’,那山上每年20块钱登山费又是怎么回事?建议取消收费,还路于民,不要给九江、庐山的旅游业人为地设置障碍。” 赵海的质疑,其实也是许多网友的声音:不合理的收费,就应该坚决取缔,呼吁政府废除竹林窠不合理收费。“而且,这个《批复》是10多年前的,已经明显和社会发展脱节了。现在很多公共场所,如公园、景点都对外免费开放,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名目收费呢?” 企业行为,不好干涉? “竹林窠收费点是莲花洞森林公园所设。”九江市庐山综合垦殖场(以下简称垦殖场)党委办公室王主任2月15日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当年的一些考虑不周,历年延续下来,以致产生今天十分被动的局面。 王主任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垦殖场下属企业莲花林场为缓解经营困境,通过招商,引进开发商资金开发了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项目,因项目初始就打算申请国家森林公园,而申请国家森林公园一则重要条件就是需要达到一定面积,所以在2000年左右双方签订协议时,莲花林场将所辖所有面积出租给开发商,出租年限为70年。 “因莲牯路在出租林区范围内,便圈起来交由公园整体经营,并在协议中拟定开发商负责莲牯路卫生、日常整修以及游客安全管理工作。”王主任坦承,随着登山人群增多,尤其是近三五年来,类似投诉、质疑声音不断,垦殖场也强烈希望有实质性的协调解决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垦殖场从市直企业划归庐山管理局,庐山管理局对山道会有不定期的整修,比如2010年那次。但因山林连同此路一同承租出去,多年来,对方也按照协议履行了道路日常养护职责,所收费用也均归其所有,因协议关系,另外设立收费站收费也取得了收费许可,不好再强加干涉其经营(设站收费)。 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人秘科就此事请示某位局领导时,对方在电话里回复称,九江市物价局对此事件已作回复,没有再作深究的必要。 同日,江西省庐山园门管理局局长刘义军接受新法制报采访时称,企业行为的竹林窠收费站与庐山管理局没有任何关联,介于经营管理权被发包出去并仍在承包时间范围内,当年的收费许可证也不是向庐山管理局申报后审批。 “在竹林窠与好汉坡中间有条界限,界限以下属于莲花洞公园承包范围,往上才是庐山管理局下属的庐山林场管辖范围。”刘义军同样表示,不好加以干涉。 对登山费一事,刘义军解释称是办证管理。园门局在小天池的望江亭景区门票管理所为1984年所设售验票点,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主要是针对九江两县(九江县、星子县)三区(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以及九江市高校在校学生实行办证(登山证)管理,每年20元工本费办理登山证,其中女50岁以上、男55岁以上为半价。登山证费用全部上交地方财政,作为预算外收入,接受审计。“做到应收尽收。”刘义军称,庐山作为世界遗产地,环境承载压力大,办证管理现行办法是加强管理的手段,并再次强调说,与竹林窠收费站二者毫无干系。 管理体制分割致各景点分而收费 基于两家共管,导致各收各的费,以致市民怨声载道,他们寄希望于政府作为。然而,事实是,山北这一条山道的一道两费只是庐山的一个缩影。“庐山管理体制一直存在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一位当地人员如是说。而在采访过程中,王主任就介绍到,就庐山山林的防火以及管护,就由庐山综合垦殖场、庐山林场、庐山绿化管理所三家单位一起按林班进行划区管理。刘义军介绍说,目前至少有八条以上路线可以上山,这让他这位园门局局长对“难管”两个字深有感触。仅是类似望江亭这样的门票点,望江亭、含鄱口、慧远路三处门票管理由园门管理局管理,其他则由庐山管理局园林林业局下属的景区管理所设卡代管。 上下庐山纵有条条路线,市民、游人眼中,这些石阶小路上处处都设有栅栏路卡。庐山门票以外,各条上下山道路沿线的三叠泉、石门涧、云雾茶场、大天池、大口瀑布、太乙村、马尾水、剪刀峡、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或被私人承包,或是乡镇政府开发,都需另外购买价格不低的门票。 “政府投入大笔资金方便市民登山休闲,山道已是休闲功能。十多年前的收费批文还在延用,说小是剥夺了市民呼吸新鲜大自然空气的权利,说大是人为设置障碍阻拦九江旅游业的发展。政府控制着公共资源,自行监管定价,公众并没有参与其中,这样的合法收费背后是不合情更不合理。” “庐山风景名胜区是祖先、大自然留给后人宝贵财富,不是谁的家产。政府作为主体继承者,有责任更有义务承担庐山森林资源及登山道路的保护,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整洁道路。” “既然成立了庐山管理局,只有将这些景区统一管理,才有利于景区长远的更好发展。”……各种声音源的声音,同一份诉求。 我们正打算找到另外一条道,绕开收费点上山。”说出这句话,一批当地的户外爱好者不忘补充“请勿效仿”四个字,但他们将这作为对不痛不痒的2元收费的无奈抗议。 眼下,九江市区通往莲花洞的九莲公路项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拓宽修建,建成后的交通环境无疑更加便利休闲登山的人们,而这种通畅与便利,九江市民们更希望延伸到各个零散的栅栏卡。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