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大江网 |
撰文:徐黎明 |
浏览:1833 次 |
发布:2012-5-31 |
这几天,家住庐山牯岭镇上的居民陈女士发现挂晒在自家阳台上的腊肉和腊鱼,平白无故残缺了。守了几天才发现,原来是山中给乌鸦啄食了。近些年来,庐山鸟类的种群密度日渐增高,已然成为鸟类的天堂。庐山观鸟生态游正悄然兴起。 有专家提出,庐山观鸟生态旅游的潜力有待挖掘,如何根据庐山保护区鸟类资源监测信息,开辟出几条庐山特色观鸟路线,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观鸟旅游爱好者,形成庐山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庐山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3年发现17个新鸟种 清晨,伴随着唧唧喳喳响亮悦耳的鸟鸣声,庐山自然保护区归宗保护站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是谁吹响了这动听的起床号呢?监测发现原来是黑脸噪鹛这位义务“吹号手”。这种新鸟种的发现,让保护区工作人员喜出望外。 2009年以来,不断有新的鸟种被监测发现,庐山的鸟种数量一次次被刷新。 2011年6月1日,庐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对鸟类进行监测时,在剪刀峡发现了白顶溪鸲;当年10月21日,庐山保护区威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方竹寺边常绿阔叶林里进行鸟类资源日常监测时,发现了白喉矶鸫,白喉矶鸫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收录。 鸳鸯在庐山自然保护区的新发现,丰富了保护区高山湿地环境中的水鸟类型,也佐证了庐山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已被诸多迁徙鸟类“遴选”为重要的中途停歇地或越冬栖息地。 据庐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自2009年年初至今,庐山先后发现了长嘴剑鸻、白冠燕尾、小白腰雨燕、白眉地鸫、鸳鸯等17种属庐山首次发现的鸟类。其中以白冠燕尾最为特殊,它被称为“义务水质监测员”,它们出现的地方,水质和自然生态都很好。至此,庐山自然保护区已记录到各类鸟种236种。 观鸟游潜力有待挖掘 庐山保护区威家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凌文胜介绍,随着自然保护工作的深入,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爱鸟护鸟的队伍中来。庐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家园,尤其是鸟类的种类、数量有大幅上升。丰富的鸟种吸引了大批游客专门前来观鸟。 在庐山,部分游客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旅游者中悄然兴起了观鸟生态游。走在保护区里,鸟儿们婉转动听、富有韵律的叫声更是传遍了山谷,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构成了一曲欢乐的交响曲,让来庐山的游客享受到无穷的大自然的乐趣。 庐山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性,鸟种新记录有待进一步发现。而就部分游客对观鸟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庐山自然保护区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专家提出,庐山观鸟生态旅游的潜力有待挖掘,如何根据庐山保护区鸟类资源监测信息,开辟出几条庐山特色观鸟路线,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观鸟旅游爱好者纷至沓来,形成庐山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庐山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