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

  庐山旅游 庐山门票
庐山味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庐山旅游 >> “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场庐山恋”——访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 登录 注册
信息查询  
信息标题:
信息类型:
旅游游记 更多>>>
庐山上的花环
庐山,我和云烟有个约会
庐山游心得
散文:庐山游记
秋日庐山 美不胜收
庐山空灵说
庐山会议在神仙居住地召开
庐山概况
庐山简介 世界遗产
历史文化 旅游资讯
自驾指南 旅游游记
温馨提示 旅游常识
图文广告
庐山门票
“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场庐山恋”——访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
来源:大江网 撰文:钟薇 李征 万安露 浏览:2060 次 发布:2012-9-21

黄水林在收集数据

    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坐落在庐山北部牯岭地区东西谷之间的牯牛背山顶之巅,海拔1165米。这是全省唯一不通公路的台站,从1954年12月建站至今,一代代气象观测员在这里观万千气象,记录每日风雨。19日,记者采访了这些工作在海拔1165米的气象人员,了解了他们“与天对话”的工作。
    “30层高楼”每天往返4趟
    从九江火车站出发,汽车经过“山路十八弯”,才能到达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所在的牯岭镇。从牯岭街上山的路虽然总共近400个台阶,却十分不好走,爬上山顶后,记者累得直喘气。
    “要上来确实挺不方便的。”庐山气象局局长马晓琳告诉记者,上山的近400个台阶相当于30层楼高,生活在山上的他们每天都要往返4趟,多的时候十几趟,“真正困难的是冬天,台阶上全是冰雪,一不小心就打滑,一个小时也未必能走完。”
    事实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马晓琳的脚就是肿的,她在一次上山途中把脚给崴了,而她只是淡淡地说:“习惯性的老伤。”
    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
    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地处1000米以上的高山台站,观测环境优越,测站从未搬迁过,其气候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所有气象资料都参与全球资料交换。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包括1个本站和8个中尺度站的自动气象观测网。
    因为气象站处于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庐山,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非常之高,这就要求基站人员不能满足于上级指导预报的水平,必须独立自主地开展自己的预报服务,“可以说,这在全省基层台站中也是唯一的,符合庐山的实际。”马晓琳说。
    在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值班室,记者见到了基站负责测报、预报的负责人黄水林,他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当时,他正在指导徒弟使用雨滴谱观测仪,“你看,暖色调的标志就表示这里的雨很大。”
    “我们值班室24小时都不会离人的。”黄水林告诉记者,这里观测的数据随时随地都要记录,而且每一个数据都至关重要,不能有一点错误。除日常天气预报外,庐山气象站还开展了日出日落、云海瀑布云、雪景、雨凇雾凇等景观预报和旅游指数、空气质量、紫外线、舒适度等六个气象指数预报等旅游气象服务项目。从他们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画的复杂走势图,就能体会到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
    “像雷电天气,我们就要精确到2~3个小时之内,这都是要随时观测的。”黄水林告诉记者,航空对雷电云十分敏感,雷电云观测出的结果,对于航空公司相当重要,一旦预报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天气越恶劣越要往外跑
    年平均降水2086毫米,年平均雾日206天,年平均大风日数20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气温11.6℃,极端最高温度32℃,极端最低温度-16.8℃,年积雪日数30天,最大积雪深度66厘米……这就是庐山的气候条件。干了30年测报工作的黄水林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天爬上风杯敲冰。庐山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风杯建在离地十余米的碉楼上,每到冬天,风杯都会被冰雪冻住,影响气象观测。“结冰严重的时候,我们几乎每个小时就要上去清一次,清一次要半个多小时,敲完冰下来,人都不会动了。”黄水林说。
    采访时,记者试着爬上碉楼,结果发现窄窄的铁片楼梯只容得下一个人,如果体型较大,侧着身子才能上去。好不容易爬到楼梯尽头,才发现要接触到仪器还得向前爬一段距离。由于基站海拔本来就高,再爬上碉楼,如此高度确实让人有点害怕。
    “我们上去的时候,身上都要绑根绳子防止被风吹跑。”黄水林说,除冰的时候用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实在不行了,就会带一壶刚烧开的热水上去,一点点融化一部分冰,再用小锤子敲掉。
    的确,对于气象工作人员来说,每当天气恶劣来临,别人都往屋子里躲,可他们却越要往外跑、往前冲,不仅要随时记录数据,还要注意仪器是否出问题,以便迅速处理,“因为大家都等着天气预报呢。”
    ●感言
    山上很冷心里很暖
    “来庐山快30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让黄水林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的春节期间。腊月二十八,他值完大夜班,下起了大雪,没有车下山,只能从含鄱口走下去,直到傍晚才到观音桥,父亲和弟弟已经等候多时。快到秀峰时,三个哥哥又全来迎接,让他感动不已。正月初二一早,大哥二哥步行送他上山,一路上又冷又滑,走了一整天,直到天黑才赶到单位继续值夜班。
    气象工作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这么多年来,黄水林逢年过节总要坚守在山上,心里确实有些寂寞,可一想到家人,想到那份浓浓的亲情,他还是选择留下来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适应这样的生活。庐山很浪漫,我们在这里工作,就是一场庐山恋。”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中国庐山

 
带您真真切切地感受庐山的味道! Copyright © 2003-2025 ChinaLu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庐山味道微博 庐山味道微信 互联网站备案信息

江西十大旅游休闲网站

客服电话:0792-8286888  技术支持:庐山诚信旅游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庐山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名山协会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址:江西·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  网站版本:庐山旅游网2010年纪念版
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