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庐山宣传部 |
撰文:崔小毅 吴亲军 |
浏览:1812 次 |
发布:2012-10-16 |
 “庐山变化真是大,短短几个月时间,秩序更好了、环境更美了、人气更旺了……”今年,第二次上庐山的江苏南京旅行社的何总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4月以来,庐山紧紧围绕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推行游客满意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环境、生态环境、文明环境、景区环境等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山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机制打造平安庐山 今年,庐山继续以“平安庐山”为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开展一系列创安活动,倾力打造“平安景区”。 庐山创新社会防控新机制,实现警民联防最优化。成立了由全山各单位参加的19个“安宁支队”,应对庐山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等重大工作。同时,庐山公安局、执法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定点执勤和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对重点地段和时段的巡逻防控,建立了以110为龙头,多警种联动,覆盖全山的治安防范网络。实行景点工商所、派出所、管理所“所所联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校园、进景区;开展安全文化社会氛围营造行动。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整改,提高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庐山还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庐山,奋战150天”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建立110报警台、物价监督电话12315等旅游投诉电话联动机制,在显著位置设立投诉信箱、意见簿。通过公示栏、宣传折页向游客公布投诉电话,随时受理游客咨询、投诉,切实维护好庐山旅游景区的旅游秩序。 庐山还加强对旅游景区索道(缆车)、娱乐设施、险要位置警示牌和护栏的维修保养。对前往庐山重点景区三叠泉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路基高度,从根本上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修建天桥、御碑亭等多个观景平台,方便游客拍摄留影。制定了科学的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方案,贯彻“游客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的理念,严格控制自有车辆上路,让路于游客,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呵护绿色保护生态庐山 “在庐山,水是甜的,连空气也是甜的。”这是每一位到过庐山游客的感叹。 庐山遵循“生态立山”的原则,制定并落实景区环境和资源保护年度目标,不断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景区内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保护率100%。森林植被保护率、可绿化率100%。国家各类珍稀动物、濒危动物保护率100%。将辖区内的17.3424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部投保林木火灾保险,林地参保率达100%,连续多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庐山突出“青山绿水”,打造“无烟山”,今年还将实施天然气上山工程。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环保一票否决权的环保工作机制。开展“禁磷禁白”活动,宾馆客房用品、餐馆餐具逐步运往山下专业场所洗涤,确保庐山景区的环境不受污染。建立健全旅游厕所专人全日制保洁制度,对全山部分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环卫工人,确保景区路面、水面、游览步道、栏杆等设施整洁干净。同时,在兴建了剪刀峡污水处理站、如琴湖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将东谷片区的接待单位和居民污水排放集中治理,将所有的生活用水做到达标排放。庐山建立了全山排污单位档案,全山宾馆饭店餐馆都纳入到检测范围,10余家重点治理的排污大户均按要求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了水源地一二级管理保护,庐山的自来水出厂水达到了直饮水标准。开展“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经济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用减少用水量来实现减少治理量。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