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大江网 |
撰文:艾必求 |
浏览:1696 次 |
发布:2013-4-13 |
 人间四月芳菲尽,花径桃花迎记者。4月11日上午,参加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游的近80名网络媒体记者来到了庐山花径观赏桃花,并参观白居易草堂。 恰逢四月天,山上春花尽谢,而花径中的桃花正值花期,小道旁边桃花绽放,为记者们送上一道桃花盛宴。恰遇“桃花运”的记者们兴高采烈地扑入桃花丛中,或留下倩影,或拍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曾经来庐山花径多次,却从未见花径盛开的桃花。这次能看到盛开的四月桃花,非常幸运。江西风景独好,庐山风景独好。”中国旅游网记者张伟表示。 据导游介绍,花径也叫“白司马花径”,白司马也就是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白居易被贬在江州做“司马”时,因心情郁闷,便以游山玩水排解。某年初夏时节,他上到庐山游览,住在大林寺,正好在大林寺旁边的山坡上有一大片刚刚盛开的桃花,看上去十分美丽,而此时他脚下的春花早已凋谢。白居易由此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自此,白居易的咏庐山桃花诗很快被流传开来,很多人慕名前来庐山大林寺欣赏桃花,这里也就慢慢地被后人叫做“白司马花径”。 路上有一小亭,亭中仅有“花径”二字,由于年代久远,书写者为何人已经无法考证,因书于花径景点,故后人多认为是白居易所书,为此曾经引起很长时间的争论,最后引起当代伟人毛泽东的兴趣,并支持其中观点确认此字确为白居易所写。 在白居易草堂,记者们参观了与白居易相关的生平介绍及诗书展,品味白居易诗行间透出的深邃意境。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