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新网 |
撰文:詹亮平 |
浏览:1654 次 |
发布:2013-10-3 |
 “十一”黄金周首日,记者在庐山看到,整个道路交通畅通有序。在牯岭正街,没有一辆车停在路边,道路当天有实行单行,显得比往年宽敞许多,给人非常舒适的感觉。今天下午3时,记者从庐山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实时监控画面中看到,进出南北山园门的车辆还不是特别多,截至17时整,在山车辆达到3500辆,未达到庐山的4800辆的饱和量。 为了应对10月2日至4日的自驾游的高峰期,庐山重点采取“公车下山、私车限号”的措施,要求本地公务用车一律停放在山下新城办公大楼,严禁上路;居民私人车辆按车牌尾数实行单双号上路;对河南路路段,大林沟路、环山公路等路段实行单行管理,禁止逆行,减少车流量,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实行在山车辆总量控制。山上景区车辆拥有量控制在4800台以内,超出总量控制后,严格执行“一进一出”车辆进山制度;从9月30日起,牯岭街隧道口至河南路口路段一律不准停车,车辆停放在牯岭立体停车场。景区所有道路一律实行单边停车管理,严禁双边停车。 庐山街面上和所有主要交通要道均布设了警力,民警在全力维持交通秩序。据了解执勤的民警每天工作不少于12个小时,吃在一线,全天无缝管控。在庐山遂道口,交警在忙碌地指挥交通,并将外地车辆引导到立体停车场。这个三层的立体停车场能容纳200余辆车,极大缓解了庐山的交通管理压力。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