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扬子晚报 |
撰文:佚名 |
浏览:2118 次 |
发布:2013-11-1 |
 说起庐山,不免会想起这样的诗句:“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魅力无穷,令人向往。 陶渊明的我《桃花源记》以庐山康王谷为文化背景,变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境界。《庐山二女》以庐山为舞台,成就了中国早期的志怪小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造就了名胜花径。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 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 芦林湖位于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如果说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给大家呈现了庐山的俊美,那么《庐山恋2010》则带给人们一份特殊的庐山情怀。或许,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吟唱一曲心中的恋歌。庐山有太多理由吸引人们前往,无论是庐山会议、美庐、《庐山恋》这样的人文符号,还是庐山瀑布、牯岭镇云中街市的传奇奇观,庐山总是不会让我们失望……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