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新浪旅游 |
撰文:佚名 |
浏览:2418 次 |
发布:2014-1-24 |
 观音桥坐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 观音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原名三峡桥,亦称栖贤桥。因清未有人在桥头建了一座观音阁,时人便改称古桥为观音桥,此名一直延用至今昔。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从县城也有直达观音桥的公交小巴,从秀峰出来,还乘来时候的车,上车问去观音桥,到时司机就会提醒在哪里转车了。下车的地方在一个小的广场边,广场上有些仿古建筑,好像也是个景点吧。下车等了不到10分钟,去观音桥的车来了,差不多又坐了半个小时才到的观音桥,景点在山上,离山下公路有几公里的距离。 到了观音桥,门口前面不大的停车场都给大巴车占满,湖北牌照的车,都是中学生到这春游的。只好在紧贴大门处仰视照了张相。观音桥同程订是35元,在那卖40元,便宜了5元。不过就是不给票,只有张收据。 进去后,沿着路直走就是了,先是旁边有个水车磨房,就是没有放真的粮食。在观音桥前,是竖着个小石碑——天下第六泉。不知古时怎么样,现在就是起了个小房子,里面搞了个水池,水池里的水,就是所谓的第六泉了,有个舀子可以把水打上来。而且我看这水也不是流动的,我去的时候赶上有学生打水,就没有照成相,想着出来时,照张相顺便也打点水尝尝第六泉的滋味。再往前一点就是观音桥了,站在桥上,想着它的历史,真感觉古人了不起。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