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撰文:张双 崔小毅 |
浏览:1353 次 |
发布:2014-3-18 |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承担编制的《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2020年)已基本完成。这是九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为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游强省发展战略,抢抓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新机遇,发挥庐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国家人文发展综合示范区、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举措。 庐山是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的世界级“金牌”风景名胜区,具有资源丰富、品牌优异、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空间广阔、基础扎实、地位凸显、影响深远等优势特点。2013年,景区接待游客达10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3%;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2.9%;财政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18.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庐山继续领跑全省旅游景区。 《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对“大庐山”的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路径、发展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科学规划。提出“国家人文发展综合示范区、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从国家未来发展趋势和战略格局出发,在我国中部地区需要的不是又增加一个经济体,而是一个以文化号召力为核心,集人文复兴、生态文明、经济实力和国际性于一体的新型战略高地;庐山,以国家人文发展综合示范区的名义,区别于以往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发展示范区,以民族文化振兴为主题,在空间上以文化内核为中心,通过整合行政体系、交通网络和产业纽带,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为国家创造区域发展的全新路径。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