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江西日报 |
撰文:崔小毅 吴亲军 练炼 |
浏览:1321 次 |
发布:2014-9-15 |
 近两年来,庐山全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促进庐山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启动发展引擎,努力打造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国际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跨越发展。 苦练内功,强基础 庐山狠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景区质量,打牢发展基础。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并提升了6条多年未修、破损的建成区道路,对景区所有游步道进行加固整修,打造规范的道路交通、游览环境;投资1500余万元进行南山公路整修;投入100多万元对全山200多块指路标志进行了全面更新;启动总投资约3.5亿元的登山交通索道项目,该索道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3S技术,每小时单向运力3000人次,游客乘缆车从山底到山顶只需6分钟,可为游客解决旺季堵车、冬季登山难的问题;投入700余万元对小天池、芦林、会议旧址等几个停车场进行大规模生态化升级改造,还对原有的一些杂乱的空地进行整治,改建成集绿化、美化实用为一体的袖珍型停车泊位,既美化环境,又增加了停车位。如今的牯岭街,就算在旅游旺季也是畅通无阻,受到了游客和群众的赞誉。 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游客满意度、舒适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庐山旅游事业跨越发展。 改造景点,优环境 如何让一个老景区展现新魅力?这是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庐山人不等不靠,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精心布局,让老景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进一步实施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和休闲项目。庐山投资2000万元对如琴湖—花径老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整合周边小景点、建设环湖栈道、增加湖边休闲场所,提升了老景点的环境和品位。今年,又在对庐山大林路景观游步道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投资1400余万元继续实施大林路整体综合改造,打造一条以简欧建筑风格为主,展示“历史底蕴、文化品位、休闲情调、山地特色”的景观休闲街。并对路边建筑立面、道路、空中管线、公共设施、绿化、亮化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营造与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休闲景观空间。此外,对街心公园、伴月公园进行改扩建,极大满足了游客及居民的休闲需求。开发锦绣谷“黄云万里”景点,增加游览新景观,还兴建观景平台,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文化是庐山之魂。庐山积极谋划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600余万元资金,对博物馆进行全面改造,对各个展区进行重新改陈布展,扩大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改造后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充分展示庐山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新景点;投入100余万元全面提升白鹿洞书院文化品位,改造提升进院公路,在书院门口新建一座仿古牌坊,使千年书院又展现出新面貌。 筑巢引凤,提档次 一个成功的景区不但能吸引游客,更要会留住游客。庐山不断强化接待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接待档次和商务形象。 宾馆饭店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接待能力显著提高。庐山投资2亿元,对宾馆饭店的设施功能等进行全面提升。其中,总投资1.3亿元的江西老干部庐山疗养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该项目结合庐山建筑的整体风格,打造集疗养、健身、餐饮、康复和接待于一体的疗养中心,建成具有庐山建筑特色的生态建筑群;投资1800万元,启动了庐山大厦主楼维修改造项目。该项目按四星级标准配置,保留其原有建筑风貌,同时兼顾会议、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功能。 为不断满足游客购物、休闲等各类需求,庐山投资1700万元建设集自创品牌土特产、旅游产品、国内外品牌服饰、日用百货、食品、工艺品等于一体的尚庐山水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投资1000万元打造以酒吧、咖啡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锦绣盛世休闲会所。 庐山涌动着一波又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旅游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已经启动。在实施旅游强省发展战略过程中,庐山将继续当好旅游排头兵,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奋力前行。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