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九江日报 |
撰文:崔小毅 吴亲军 |
浏览:1374 次 |
发布:2014-12-22 |
 11月28日,庐山旅游迎来一件喜事:这一天,由庐山及周边景区牵头成立的庐山旅游发展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这意味着备受国内外旅游市场关注的庐山“一山多票”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今年以来,庐山紧密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旅游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庐山景区接待游客109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入境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总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20.2%;财政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4.7%,继续领跑全省旅游景区。 景区面貌明显变化,旅游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庐山总计投入2亿多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建成区道路进行改造提升、香山路改造、庐山新城一期、南门换乘中心二期、天然气上山工程等一批新建项目建成并运营。庐山街心公园广场和牯岭立体停车场相继建成;对如琴湖-大林路进行改造;完成了5A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庐山登山交通索道项目也在抓紧建设中。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旅游环境,完善了旅游设施功能,景区面貌焕然一新。集中开展“打四非”、“治十乱”旅游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使景区内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取缔户外广告、户外摊点66处和户外照相点8处,为此庐山至少损失近千万财政收入,但是换来的是景区门店得到规范管理。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庐山实行控制总量、牯岭街禁停以及公车下山、私车限号,启用牯岭街立体停车场等方式办法,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开展“规范提升年”和“践行群众路线、干部一线服务”活动,形成“制度化管人、规范化做事”的浓厚氛围,广大干部职工和旅游一线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游客群众好评。 坚持规划引领,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今年,庐山严格执行《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着手编制庐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旅游和名人诗赋、山水田园、宗教神话、书院国学、万国建筑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打造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快调整牯岭区域商业业态。今年,庐山还启动了旅游标准化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引导庐山各单位和旅游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打造“智慧庐山”,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做到旅游信息一览无遗、旅游交易一键敲定。在项目建设上,庐山登山交通索道项目建设有望在明年“十一”正式运行。为做好庐山冬季旅游,在完成天然气入户和通气工程基础上,庐山继续加快扩大商业区和建成区宾馆饭店供气建设,提升庐山冬季旅游服务功能,为淡季旅游实现突破打好基础。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思路决定出路,庐山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11月28日,庐山旅游发展集团揭牌成立,这是构建大庐山旅游格局,加快旅游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今后这些景区将在庐山旅游集团的统一带领下,做大九江旅游,做强庐山品牌,同时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从庐山到三叠泉第三叠的门票,让游客得到了实惠。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以国资公司为依托,对优良资产进行战略重组,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庐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骨干带动作用,并鼓励旅游景区、索道公司、旅行社、客运企业、宾馆饭店等组建经营联合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培育运动节庆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今年11月,庐山通过举办为期一周的“庐山国际天地运动嘉年华”赛车赛事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