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江西日报 |
撰文:崔小毅 吴亲军 练炼 |
浏览:1290 次 |
发布:2015-12-4 |
 11月2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庐山迎来今年入冬后首场雾凇雨凇景观,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庐山紧紧围绕“旅游强省战略”,奏响“三重奏”,不断推出新举措吸引游客,开创庐山秋冬淡季旅游新局面,确保淡季不淡。 “一重奏”:门票让利千万回馈游客 为回馈广大游客对庐山的厚爱,庐山决定从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实行园门票7.5折优惠,园门票从180元/人调整至135元/人,学生门票优惠价格90元/人不变,预计3个月让利千万元,吸引更多游客来庐山旅游,观赏秋冬美景。 不仅如此,庐山成立庐山旅游发展集团,统一庐山旅游管理,取消了庐山到三叠泉的门票,并在今年3月份,宣布核心景区实行“一票制”,停止景区内“美庐别墅”“庐山会议旧址—抗战博物馆”“老别墅的故事”三个景点门票收费,让游客得实惠。 为解决庐山冬季旅游难题,庐山投资5000万元实施天然气上山工程,工程已经完工,庐山上60%的居民和商户将用上天然气,也一并解决了游客冬季取暖问题。总投资约3.5亿元的登山交通索道项目即将完工。该索道每小时单向运力3000人,从山底到山顶只需8分钟,届时游客上山将不受天气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庐山冬季美景养在深闺的状态,让游客及时感受冰雪庐山“天然去雕饰”的童话世界。 “二重奏”:创新宣传营销吸引游客 庐山牢固树立“昌九旅游一体化”理念,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精准把握客源市场需求,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手段,不断提升庐山淡季旅游热度。成立旅游营销小分队,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对接市场需求,积极融入“江西风景独好”和“庐山藏天下,九江通四海”等省、市开展的系列品牌营销活动,精心编制了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宣传推介;在全国率先创新景区会员制营销模式,推出了全国首张景区自由行功能卡——“庐山如意卡”,为持卡会员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 根据自驾游增多的实际,庐山加大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的营销力度,利用中国庐山网、庐山旅游网等自有资源,不断更新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搭建旅游产品销售在线平台,开展自助游线路咨询、餐饮住宿预订等服务,加大景区介绍、车辆导航等信息咨询服务力度,掌握市场主动权。今年8月,庐山荣获2015年“最美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景区”称号。 “三重奏”:提升软硬环境服务游客 庐山不断提升软硬环境建设,为游客服务。近年来,庐山投入1亿余元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对建成区道路、景区游步道、南北山上山公路等进行了改造,对如琴湖、花径老景区进行改造,提升老景点的环境和品位;对大林路整体综合改造,打造一条展示“历史底蕴、文化品位、休闲情调、山地特色”的景观休闲街;新建了立体停车场,为游客购物赏景提供了舒适环境。同时,取消了景点内所有户外摊点,取缔了景点照相点,新建一批观景平台,还景于游客;大力推进牯岭街业态调整,重点对特色餐饮、商业网点等进行合理布局,启动了窑洼片区改造提升工作,深入挖掘庐山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加强硬环境建设同时,庐山积极优化软环境,开展“机关干部下一线”等活动,400多名机关干部面对面为游客提供服务。针对游客关心的物价问题,庐山通过推行价格管理标准化,实行餐饮业明码标价年度监制制度,实现了标示率、规范率“两个100%”,同时,适时开展专项检查,杜绝了各类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庐山名列其中。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