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撰文:何柳斌 胡国林 |
浏览:3149 次 |
发布:2011-1-4 |
2011年1月1日11时,江西庐山正式敲响了五教祈福大钟,共同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方圆20里范围内可以听见悦耳的钟声。 1日,集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五教祈福文化园”在江西庐山建成并正式开园。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中国五大宗教负责人等出席仪式。 庐山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宗教文化名山,三国时期佛教传入庐山,公元386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东林寺;公元461年,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公元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公元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公元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 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在中华 “和”文化的理念下,五教在庐山和谐共处。庐山也形成了同一座山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共存的罕见格局。 五教祈福大钟位于“五教祈福文化园”内。祈福大钟高476厘米,代表赤道40076千米长度;钟体高度为365厘米,代表一年365天;周长960厘米,代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重量为38.5吨,采用响铜铸造,钟响时声音传播半径为10公里,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 此钟以“福”为主题,钟钮饰祥云纹,钟身顶部刻有世界地图,将“祈福大钟”四字排放于钟腹正面中间,钟腹上部分别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标志及五教母语“福”字(梵文、小篆、阿拉伯文、拉丁文、英文)。 钟腹下部把“幸福”二字用世界各地42种文字和中国24种少数民族文字表达出来并嵌入其中。钟代表了各国文字和宗教文化。并且钟上刻有百种不同字体的福字共百福,钟腹底部以中文简体书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并围成一圈。 据介绍,此钟寓意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同在一个地球,携手共进,五教同光,并共同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在每年新年的第一天,五个教派的代表都将举行撞钟祈福活动,共同祝福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