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庐山旅游网 |
撰文:庐山博物馆 |
浏览:1062 次 |
发布:2022-7-3 |
 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庐山芦林湖畔,这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建造的,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诗词苑碑廊内陈列了毛泽东手书的《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题照》以及毛泽东书写的《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琵琶行》等吟咏庐山的诗作碑刻。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作品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既狂放不羁、酐畅淋漓,又布局合理、严谨恰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1959年第一次上庐山时所作,1959年6月29日清晨,毛泽东乘车登庐山,沿途风景如画,好一幅壮阔的景象。 住进美庐,毛泽东便凭窗挥笔写下《七律·登庐山》,诗前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肤挥汗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后来,毛泽东吸收郭沫若等人的意见建议,对《七律·登庐山》多处进行了修改。他将“热肤挥汗洒江天”改成“热风吹雨洒江天”。经过完善之后,《七律·登庐山》一诗对仗更加工整,语意更加精准,诗意更加隽永。 两年后,1961年毛泽东再上庐山又留下了一首诗,这就是《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题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诗和《登庐山》一样充满奔放的热情和浪漫色彩,又多了几分哲理,毛泽东以一个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独特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咏出了一首又一首气势磅礴又隽永悠长的著名诗篇。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