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九江新闻网 |
撰文:江慧 |
浏览:3085 次 |
发布:2011-2-9 |

近日,庐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一只落单的小鸟在威家镇株桥一小水塘边觅食,经确认,该鸟名为林鹬,在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属首次发现。至此,庐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监测以来新纪录种增至8个,共记录鸟类227种。 林鹬为鹬科鹬属,别名林札子,体型略小,全长约21厘米,背肩部黑褐色,具淡棕黄白色点斑,腰白色,尾端有黑褐色横斑,下体白色,胸部具黑褐色纵纹。嘴黑色,脚黄色。飞行时翼下大致为白色。喜沿海多泥的栖息环境,但也出现在内陆高至海拔750米的稻田及淡水沼泽,大多时候成群活动。 林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冬季南迁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在我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越冬于海南岛、台湾、广东及香港,偶见于河北及东部沿海。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时值冬候鸟迁徙的晚期,林鹬这一旅鸟首现庐山,与庐山的领江傍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庐山已被诸多迁徙鸟类“遴选”为重要的中途停歇地或越冬栖息地。林鹬的首现增加了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庐山这些年开展自然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