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华网 |
撰文:佚名 |
浏览:3334 次 |
发布:2011-3-2 |

2011年的元月28日下午,中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在北京举办“倡导宗教和谐座谈会”,发表了《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会议认为,宗教和谐是宗教关系的新境界,是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保持和促进宗教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无独有偶, 在今年元旦之际,首届中国(江西•庐山)“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开幕暨庐山“五教祈福文化园”开园仪式在庐山举行。仪式上,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副司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赵建政说道:虽然五大宗教教义不同、表述不一,但是对“和谐”理念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五大宗教文化中不变的主旋律。这次“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的举办,就是为了“展现和谐、倡导和谐、推进和谐”。 众所周知,庐山在中国宗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自汉开始,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个宗教教派先后传入庐山。自汉代以来的诗文中,就有众多描写庐山寺庙、道观的诗词,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庐阜招提三百所”、“宋时三百六十四”等等。到了近代,西风东渐,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教会也纷至沓来,暮鼓晨钟、教堂歌声,使得庐山宗教文化在国内名山中独树一帜,也充分体现了庐山大文化的包容性。今天庐山已经形成“一山尊五教”的罕见局面。“一山藏五教,走遍天下找不到”,这种宗教文化“和谐相处”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世界名山的独特价值。 时至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各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寄予极大的期望,国家宗教管理事务协会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回望庐山,上朔汉代以来,五大宗教陆续来山传教,各尽其责,和谐相处、平等友爱,彼此守望相助,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举世无双的“五教和谐”典范。此次庐山“五教祈福园” 的开园,不仅强调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也深度符合世界潮流和时代要求,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