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广播网 |
撰文:胡啸 向朝晖 |
浏览:2484 次 |
发布:2011-5-5 |
“庐山藏五教,天下难找到”,这种宗教文化互相吸纳融通,多元共存、和谐相处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世界名山的独特价值。 2011年1月1日,集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的“五教祈福文化园”在江西庐山正式开园。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四天,前来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被五福园优美的建筑、精心设计的祈福活动所吸引,更被其独特神秘的宗教文化气息所折服。 庐山是一座人文圣山,庐山的宗教文化相沿不断,积淀厚实,在中国宗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佛教传入庐山,始于三国时期;公元386年,慧远在庐山创建东林寺;公元461年,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公元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公元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公元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庐山到处是浮图”的题咏正是对庐山千余年来宗教形象的概括,至今,庐山仍存有: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诺娜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清真寺、文文殊塔等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宗教建筑。 游客们在五福园听晨钟暮鼓、看香烟缭绕,于庄严的教堂中,听传经布道,观赏洗礼,恍如隔世。一位钟爱庐山了解庐山的文化人对记者说:今天的庐山,“一山五教,和谐同尊”,这使得庐山宗教文化在国内名山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名山中也已经很难找到,充分体现了庐山厚重的宗教历史和庐山的文化包容性。 庐山五教祈福文化园正式向游客开放后,还同时启动了六个祈福活动:“请五福铃” “敬五福香”“撞五福钟”“点五福灯”“转五福运”“拓五教祈福印”。一时间,但见五福园内香烟缭绕、钟声深远、人心安逸。 庐山五教祈福园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3万7千多平方米,以五教祈福为主题,以“天开地应、钟鸣天下、传播福音”为表达方式,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为愿望,以祈福线路景观设计手法为中心,分为九个景观区,建有大气磅礴的五福门、现代典雅五福泉、气势恢宏的五福园、古韵悠长的五福桥。 祈福大钟整体高476厘米,代表赤道40076千米长度;钟体高度为365厘米,代表一年365天;周长960厘米,代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重量为38.5吨。钟体采用响铜铸造,钟响时声音传播半径为10公里,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在每年新年的第一天,庐山都将举行撞钟祈福活动,共同祝福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此外,五教祈福文化园内还设有展览厅,展示五大宗教历史图片及仿真历史人物塑像,增添祈福园内文化气息。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