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的长河,漫漫长延。当它缓缓流向二--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即人类的祖先刚刚离开了大自然的襁褓起立行走的时候,地球上又一次变得非常寒冷。南北两极乔起了席卷全球的大风雪,巨大的两极冰盖,铺天盖地般地向绿色原野扑来。蓝色的海洋、金色的果园、苍翠的高山,被弥漫的风雪遮盖。避难的动、植物,拼命地向温暖的赤道方向转移。
大风雪由北而南漫延横扫,温暖如春的庐山,长年飞雪,转眼间超出了雪线之上,山顶冰雪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越积越厚,越压越坚,终于挤压成为巨大的冰块和冰层,在重力作用和压力作用下,汇成势若银蛇飞舞的条条冰川,循坡而降,腾跃在千峰万壑之中,那琼琳般莹透亮的冰峰雪谷,真象神话中的水晶山一样,美丽而神奇。
第四纪冰川这个扭转乾坤的大自然雕刻家,在庐山这个冰川博物馆里,为我们创造了多少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在这些珍品中,既有山坡壑谷凹地上挖掘雕凿的“芦林“、“黄龙“、“东谷“、“西谷“、“窑洼“、“三逸乡“、“大坳“、“小天池“、“莲谷“、“船洼“、“算洼“等储冰积雪的“冰窑“、“冰斗“、“悬谷“;又有“王家坡“、“七里冲“、“大校场“、“庐山垅“、“白鹤涧“、“剪刀峡“、“石门涧“等冰舌铲刮的滑道“U“型谷。既有“女儿城“、“含鄱口“、“牯牛岭“、“大月山“、“屋脊岭“等冰川磨削的尖如刃的山岭“刃脊“;又有“太乙峰“、“九奇峰“、犁头尖“等冰川刻切而成的金字塔型“角峰“。既有“白鹿洞“、“莲花洞“、“王照岭“、“谷山“等冰舌在山麓侵蚀的盆形洼地“盘谷“;又有冰川漂砾“飞来石“,冰川羊背石--蛤蟆石,冰川鼻山尾--鞋山。以上种种,构成了冰川造就的冰蚀地貌。另外,冰川沿途挖蚀、铲刮的泥沙、砾石,堆积成了“侧积垄“、“终积垄“等冰碛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