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国际在线 |
撰文:覃梅 |
浏览:2442 次 |
发布:2011-6-16 |
 庐山会议纪念馆内游客在认真参观(安吉拉摄) 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懵懂孩子的时候就来过庐山,只知道这是个避暑胜地。记忆中我到庐山的时正值酷暑,庐山给我很多惊喜,几多凉爽、几多绿荫和几多的城市少有的宁静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如今的我,作为“新西行漫记”江西报道团的一员,重游故地,有说不出的温暖,但温暖中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感觉,因为我来了,带着一颗探寻的心。 刚到庐山时,下着纷纷小雨,远处的雾霭里山峰若隐若现,把今天的庐山装点得格外神秘。还没下车,我就特别惊奇: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游客,难道雨中登庐山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带着好奇心,我采访了几位游客。他们都来自祖国各地,都是专程为游览庐山而来,当我问到他们为何而来,几乎都是同样的答案:这里不仅仅风景优美,更重要的是从这里,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 李祖光来自福建,他们一行五六个人组成了一个红色旅游小组,他很热情地接受我们的采访,并表达了他的心声:“我们来庐山主要是因为庐山从古代就很有名,这次来了身临其境, 看到祖国的山河很美,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更和谐。”这只是一位很普通的旅游者的心愿,好几个围观的旅游者在听到他的采访回答后,异口同声地在一旁叫起了好!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毛主席曾经的吟诗处,我见到了一位中年妇女,她久久凝视着主席像的样子让我忍不住走上前去。她叫万明珠,来自无锡,大姐告诉我说:“看到毛主席我感到太高兴了!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奋斗了90周年,不容易啊。”这时,旁边有人向我介绍:大姐其实是位癌症患者,这回是专程来庐山看看的。万大姐很动情地接着自我介绍:“我们是无锡癌症康复俱乐部的。我得了乳腺癌,原来在家里就好像是没娘的孩子,但我们现在有家了。一个人不能没有组织,有了组织才有了家的感觉。” 到此时此刻, 我不再采访其他的游客, 因为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一颗来庐山探寻和思考的爱国心。这颗赤诚的心在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引领他们到达这里。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